赢得好感的关键5分钟

[日期:2008-11-03] 来源:  作者: [字体: ]
没有人不期待伯乐跟贵人出现。是什么决定有人得到青睐,有人却只留下叹息?是“礼貌”。它是企业家看人、用人的线索,它在第一时间决定留给对方的关键印象。什么样的礼貌只有50分,什么样的礼貌却有120分?职场上,如何透过好礼貌种下机会与成功的种子? 没有人否认专业与内涵是职场最重要的通行证,但问题是,往往还来不及亮出来,对方已“砰!”地一声将大门关上。没有人不渴望遇见伯乐或贵人,但事实可能不是他不来,而是明明已走到跟前,却被你自己挡驾。

  有一张无形的网,比学历、能力更早横跨在机会之前,它决定你是广结善缘,四处播下好运的种子;或是连舞台出现都浑然不觉,还把它拒之门外。

  这是让人意外的两个字、记忆中久违的两个字、有些“八股”的两个字,但却是威力惊人、效果神奇无比的两个字。它是小学教的第一课,却也是最多老板抱怨员工不及格的科目--它的名字叫做:“礼貌”。

  今年8月,《Cheers》杂志针对超过4000位台湾岛内上班族进行调查,结果发现“礼貌”高居主管眼中“80后表现最需加强的部分”第2名(49.0%),仅次于“抗压性”(58.1%),甚至远超过“执行力”(21.1%)、“应变能力”(16.5%)与“国际观/外语能力”(6.7%)。

  没有“不拘小节”这回事

  耐人寻味的是,80后自己也同意这项观察。在他们自我评估“有待改进”的特质上,“没礼貌”同样排名第2。礼貌的影响力有多大?在关键时刻,它造成的结局差异,可能远超过你的想象。

  去年台“劳委会职训局”调查492家企业,其中33%表示,即使条件再好,都不会把“自以为是狂妄自傲”的求职者列入任用考虑;27%与20%的企业更明白表示,不会录用“表达迟钝不知所云”及“不懂礼貌”的人。

  美国人力资源顾问公司Vault刚完成今年度的面试礼仪调查,数字也显示:70%的企业主管只要对方迟到超过15分钟,就会自动将他贴上“不合格”标签。同样高的比例还包括面试中拨打手机、突然离席超过10分钟等等。

  反过来说, 礼貌与成就间的正向关系,则愈发明确。去年底, 美国《财富》杂志(FORTUNE) 引述佐格比国际公司(Zogby International)对7590位美国人的统计说,年薪超过10万美元的高收入者与人争执或犯错后,道歉的比率是年薪2.5万美元者的两倍。

  这不是风格至上、特色当道的年代吗?为什么“小节”突然又变得如此重要? 当每个人每天见面的人愈来愈多、平均一人被分配到的时间愈来愈短;当愈来愈多企业家体会用才决策中,“人品”更甚于能力时,礼貌好坏自然成为底定第一印象的要素,是能够最快“见微知著”,判别人才的线索。

  没礼貌比没专业更糟

  例如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在不同场合都谈过“收讯力”──倾听的力量:“常常有人问我成功的原因为何,我想我『收讯』的能力已培养了很多年,”他归纳成功之道时指出。

  10年前,张忠谋在交通大学对高阶经理人授课时,特别提到他与人对话时进行的“收讯力测验”:“第一个看我讲话时,他会不会打断我?”张忠谋说:“打断话的人既不礼貌也对自己不利,因为他打断我,以为知道我接着要讲什么,可是90%他都猜错。”

  统一企业董事长高清愿是另一个善于从小处识人品的例子。统一企业内部文化非常讲究守时,过去担任董事长的“台南帮”大老吴修齐在世时,即使90高龄,出席任何场合仍必定准时到场。就算因为突发状况晚到,也一定会事前通知对方,细心致歉。

  以他为表率,包括高清愿、统一超市集团总经理徐重仁,在企业界都以准时知名。“守时就是人与人相处的一种信用,代表的是言而有信、说话算话,”高清愿曾这么说,“惯常迟到的人,行事风格也可能较为懒散、马虎,个人的信用,一定常被人打折。”

  正因为可以“由小窥大”,一个人礼貌好,经常比刻意演出的成绩更容易让人记住。

  台湾联想总经理欧明哲今年8月上任后,外界多以“科技界最年轻的总经理”看他。但低调的欧明哲很少对外透露,为了重新塑造台湾联想的企业形象,他实际上下了不少功夫,从同仁的礼貌着手,正是其中一环。

  他让总机接待徐婕瑜从公司服务器后台,直接进入总经理计算机看到每天行程,因此访客一到,门口的LCD屏幕已经出现欢迎字样,细心的徐婕瑜还会自动更新来客头衔。这么做,无非是让对方从踏入门口第一刻,就出现“你怎么知道”的惊讶,进而重新认识台湾联想。

  反过来说,“礼貌差”透露给人的负面讯息,杀伤力也远超过“专业不够”。 曾任新闻主播、目前是电台节目主持人、美食作家的吴恩文自己开设了一家顾问公司,他选人时,礼貌权重甚至排到第一。因为站在老板的立场,“我可以教你技能,没办法教你教养,”吴恩文指出,一句话道破许多企业主共同的心声。

  其实,很多人之所以会误沾“没礼貌”的标签,未必真是人格本质不好,有时是不小心,有时是轻忽,认为“没有也无所谓”,有时则根本是因为“不知道”。

  永远不会有“下一次”

  畅销书作家吴若权最近到台湾南部一家企业授课,每次到高铁站接他的都是同一个小伙子,脸色爱理不理、态度冷淡。这反而激起吴若权的好奇,因此总会刻意和他攀谈几句,看看他有什么反应。

  前两次,吴若权都觉得“碰到钉子”,直到第3次,这个年轻人才突然冒出一句:“吴老师,我觉得你人很好。”

  对年轻的世代,吴若权发现他们普遍不习惯主动与人互动、不擅长“察言观色”,反正“有事你来问我就好”。另一个心理因素则是认为“第1次不熟、不需要”。“但职场上很多事是没有第2次、第3次的,”吴若权语重心长地说。

  台湾大哥大公司副总经理庄财安也有类似经验。开车载下属出去,“他们不管你,上车直接坐上后座,突然间我就变司机了。”或是面谈时瘫在沙发里、吃饭时用叉子插起面包就啃,新生代不知道、也不觉得这样做失礼,受到提醒时还会非常惊讶。

12下一页  GO
阅读:
录入:admin

推荐 】 【 打印
相关新闻      
内容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