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事档案不可替代 毕业生求职莫忘给档案“安家”

[日期:2008-09-09] 来源:  作者: [字体: ]
 2006年常先生在太原市大学毕业后,档案就一直存放在家中,户口也随档案“回到”大同老家。今年回到太原找了份工作。不久前,公司准备给他办社保时才发现,他没档案没户口,办社保就无从谈起。张先生3年前从师范院校毕业,档案一直在市人才市场托管。但由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手续,他到人才市场办理转档手续时,才发现档案身份还是个“学生”,他的档案内没有任何工作考核或职业记录等资料。

  今年4月,山西人才市场随机对106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,近七成毕业生选择自己保管档案或将其存放于学校。调查显示,高校毕业生最容易出现三种档案问题:一是毕业时未办任何手续,任档案“自由飞翔”;二是虽然托管到了相关机构,但从此置之不理,只到用时才回头查找;三是留在自己手上。这些不当方法的直接后果是:毕业生的“成长记录”中断,遭受“虽工作,但无工龄”的损失。为此,太原市人才市场工作人员提醒毕业生莫忘给档案“安家”。

  市人才市场有关人士介绍,人事档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它证明一个人从学校到各个工作岗位不同时期的轨迹,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,一旦档案丢失,毕业生在未来发展中会在报考公务员、教师、出国、结婚等方面受到影响。他提醒毕业生,档案看似一时用不到,但“弃档”会使个人的一些权益无法得到保障。有了档案,就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、劳动、社会保障服务,如办理社会保险、失业保险等。无论是在原单位供职的人,还是辞职后另求新职者,在办理社会保险、领取失业金时,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、工资、待遇、职务、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。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后,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手续,工作几年后仍是学生身份,从而影响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。有的毕业生自大学毕业后,档案既没有提交单位,也没有存放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,职称评定就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;有人虽在毕业后把档案存到了人才服务机构,但没有及时办理就业手续,等到调动工作时,才发现需要办理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续,并要在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。

  据介绍,民营企业、外资企业等不能管理档案,档案更不能由个人或亲友代管。另外,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或人事代理手续,一定不要超过在学校存放的两年期限。个人持档造成“死档”,这类档案咋“激活”?市人才市场工作人员说,毕业生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,带上相关证件到职介中心或人才市场,重新建档存档。针对“弃档”,这类毕业生需要补办手续,应及时到人才市场“填充”个人资料,并按时缴费。(孙舒婷)

阅读:
录入:admin

推荐 】 【 打印
相关新闻      
内容查询